当前位置:100EC>数字健康>好医生云医疗递表港交所 年入32亿难掩“失血”窘境
好医生云医疗递表港交所 年入32亿难掩“失血”窘境
网经社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9日 14:15:57

(网经社讯)9月30日,好医生云医疗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成为又一家冲击上市的互联网医疗公司。本次上市由海通国际及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计划通过IPO募集资金用于全国业务扩展、研发能力建设、潜在战略投资及并购机会等。其冲击上市胜算几何?

出品 | 网经社

作者 | 无痕

审稿 | 云马

配图 | 网经社图库

图片.png

基层医疗赋能的创新实践者

据网经社企业库COP.100EC.CN)好医生云医疗成立于2016年,前身为四川佳能达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5月更名为四川好医生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专注于向中国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一站式互联网医疗服务,通过互联网、医学知识图谱和数据分析技术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普遍不足的问题。

图片.png

目前,公司由创始人耿福能的女儿耿介(Geng Jie)接班管理。耿介今年39岁,拥有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数学学士学位,自2019年7月起任公司董事会主席,负责公司整体发展战略、重大决策及全面管理。在接班前,她已在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董事会主席助理、执行副总经理和集团财务副总裁等。目前,耿介、耿福能及耿越飞(耿介兄长)通过一致行动确认书共同控制公司约65.99%表决权的行使。

图片.png

业务模式上,公司打造了三大核心解决方案:检验诊断解决方案、药品供应链解决方案和专病诊治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直接服务超过66.06万家基层医疗终端客户,包括逾38.93万家基层医疗机构和27.13万家基层药店(其中单体药店占比73.3%)。通过这些终端客户,公司间接使中国基层医疗行业约6.17亿人受益,覆盖范围已扩展至中国县级行政区域总数的99%以上。

https://www.100ec.cn/Public/tuku/68e74bbbbff64.jpg

网经社数字健康台(HLTH.100EC.CN)了解到,在商业模式上,好医生云医疗通过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检验诊断服务(如远程会诊、检测报告解读)、药品供应链服务(如集中采购、配送管理)以及专病诊治服务(如慢性病管理、专科诊疗),收取服务费和佣金。这种模式不仅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也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药品和检验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好医生云医疗是中国基层医疗行业中唯一一家以数智化与AI辅助赋能的综合赋能平台,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全业务场景覆盖解决方案,包括检验、诊断、用药及诊疗一体化等。这种技术赋能是公司区别于传统医疗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累计亏损5610万元 盈利稳定性待验证

好医生云医疗的财务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但盈利稳定性仍面临挑战。

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2022年至2024年的收入从18.82亿元增长至32.6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1.7%。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8.91亿元,同比增长23.9%。

图片.png

收入结构方面,公司主要依靠三大业务板块:

  • 检验诊断解决方案:通过提供远程检验诊断服务获取收入

  • 药品供应链解决方案:通过药品集中采购和配送获取佣金

  • 专病诊治解决方案:通过慢性病管理和专科诊疗服务获取收入

图片.png

然而,在利润表现上,公司虽于2023年实现规模盈利,但净利润呈现波动态势。2022年公司录得亏损净额83.4万元,2023年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6247.9万元,2024年净利润降至3780.6万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3577.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仍为5610万元(未经审计),反映出公司自2016年运营以来长期亏损的历史负担。

图片.png

在剔除非经营性因素后,公司的经调整净利润表现更为稳定:2022年经调整净利润491万元,2023年增长至6533万元,2024年进一步增至8666万元,2025年上半年达6218万元。这表明公司在核心业务上的盈利能力正在提升。

现金流方面,公司面临较大压力。2022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出净额分别为2570万元和3110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66万元,而流动负债净额在2022年曾达到6150万元,负债净额为1.64亿元。公司坦言,若继续出现负经营现金流,可能影响维持营运及业务策略的资金能力,需依赖额外融资解决。

图片.png

客户增长方面,公司月均付费客户数由2022年的超8.38万家增至2024年的超12.19万家,复合年增长率达20.6%。2024年上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月均付费客户数由12.35万家增至12.43万家,增速明显放缓。这表明公司客户增长可能已进入平台期,未来需通过提升单客价值而非单纯扩大客户数量来实现收入增长。

探索者与挑战者:好医生云医疗上市背后的三重挑战

尽管好医生云医疗展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公司仍面临多项风险与挑战,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其上市后的表现。

首先,政策依赖与竞争格局变化构成外部风险。好医生云医疗的业务高度依赖政府基层医疗政策支持,如分级诊疗、医保支付改革等。然而,2025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建立常态化巡回医疗制度的通知》要求三级医院常态化下沉资源,县级每季度不少于1次巡回医疗,乡村每月不少于1次。这种政策导向可能导致公立医院直接覆盖基层医疗机构的部分服务需求,削弱第三方平台的不可替代性。此外,根据"两定办法",第三方检验机构无法直接申请医保定点,需依赖实体医院合作,增加了运营复杂性。

从外部竞争来看,目前上市的数字健康公司已有1药网平安好医生新氧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合纵药易购、智云健康、叮当健康、梅斯健康、药师帮等。此外,还有春雨医生、七乐康、健海科技、健培科技、卓健科技、丁香医生等一众未上市的公司,都在布局数字健康赛道。

1745456091739410.png

其次,客户结构与议价能力问题不容忽视。公司基层医疗终端客户中,单体药店占比超70%(19.89万/27.13万),这类客户议价能力强、订单分散,可能导致毛利率承压。此外,月均付费客户数增速从2022-2024年的20.6%降至2024-2025年的0.06%(从12.35万增至12.43万家),显示获客难度增加。若未来无法有效提升单客价值或控制获客成本,可能影响整体盈利能力。

最后,技术壁垒的可持续性存疑。虽然公司自称是中国基层医疗行业唯一一家以数智化与AI辅助赋能的综合赋能平台,但未在招股书中明确披露AI辅助诊断的专利数量或研发投入占比。相比之下,跨界竞争者如华为、腾讯等科技企业凭借更强的技术资源可能复制其模式。好医生集团虽拥有400余项发明专利,但主要集中在药品研发领域,与云医疗的AI技术关联性存疑。公司需证明其技术优势具有可持续性,而非仅停留在概念层面。

在基层医疗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好医生云医疗既是探索者,也是挑战者。随着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这一进程将进入新的阶段,而市场和行业也将更加关注其能否真正解决基层医疗的痛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小贴士】

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长期关注数字健康,我们重点报道与研究的企业有1.互联网医疗:京东健康、医鹿、平安健康、微脉、丁香园、微医、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爱连健康、健康160、卓正医疗、小荷健康、荷叶健康、禾连健康、智云健康、健海科技、健培科技、医日健、创业慧康、新氧、美呗等;2.医药电商:药师帮、合纵药易购、1药网、药房网、方舟健客、叮当快药、上药云健康等。

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5年,长期关注数字健康-二合一.jpg

网经社数字健康台(HLTH.100EC.CN)是专业数字健康门户,重点关注在线问诊、健康管理、互联网医美、互联网心理、医药电商、运动健身等行业。有资讯、数据研究、权益等内容,提供媒体发布、报告榜单、融资、会员、售后顾问、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是互联网大健康从业者、媒体、投资者、用户的首选平台。(如果您是业内人士,欢迎合作咨询加clt7513)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